腳脖通常是指腳踝。腳踝內側疼可能是長期站立、藥物因素、外傷、骨刺、痛風等原因導致。由于引起的原因不同,所采取的治療措施也會有一定差異。建議及時就醫(yī),明確病因后,在醫(yī)生指導下給予相應的治療措施。具體分析如下:
1、長期站立:如果長時間站立,容易使下肢持續(xù)性受到壓力,影響下肢和腳部的血液循環(huán),從而會使局部出現(xiàn)腫脹、酸痛等不適。一般不需要采取特殊處理,可以站立半小時后,適當運動5~10分鐘,能夠促進局部血液循環(huán),緩解肌肉疲勞感。如果疼痛比較嚴重,可以用45℃左右的溫開水泡腳,促進下肢血液循環(huán)。泡腳的時間盡量控制在20分鐘左右。
2、藥物因素:如果長期服用糖皮質激素,或者大量反復在關節(jié)腔內注射抗菌素等,可能會引發(fā)滑膜出現(xiàn)炎癥性反應。當滑膜長期受到炎癥刺激時,會引起下肢出現(xiàn)感覺異常、酸脹等不適。不需要采取特殊處理,可以結合病情在醫(yī)生指導下更換其他藥物治療改善。
3、外傷:如果腳踝處受到外力直接作用,如棍棒打擊、車禍傷或者訓練時扭傷等,導致肌肉、肌腱以及韌帶等軟組織受損,會表現(xiàn)出腫脹、疼痛以及活動受限等不適??梢栽谑軅蟮?8小時內,用毛巾包裹住冰塊冰敷局部5~10分鐘。48小時后可以用40℃左右的熱毛巾,熱敷局部5~10分鐘,能夠減輕局部不適。
4、骨刺:如果腳踝處疼,在慢性損傷,或者損傷之后沒有完全愈合、過早活動等,容易形成慢性炎癥病灶,隨著時間增長,容易使局部出現(xiàn)骨刺。骨刺長期對腳趾組織刺激,會有明顯的疼痛、腫脹等不適??梢宰襻t(yī)囑使用雙氯芬酸鈉緩釋片、布洛芬緩釋膠囊以及維生素B1片等藥物治療。如果比較嚴重,可在醫(yī)生指導下采取關節(jié)鏡術、微創(chuàng)關節(jié)減壓等方法治療。
5、痛風:如果自身存在痛風,確診后,沒有及時治療或者治療時期長期攝入高嘌呤食物等,容易因為體內血尿酸水平持續(xù)升高,尿酸鹽沉積于腳趾處時,會引發(fā)局部出現(xiàn)發(fā)熱、乏力以及關節(jié)痛等不適。可以遵醫(yī)囑使用秋水仙堿片、別嘌醇片、非布司他片等藥物治療。
在治療時期飲食要適當調整,盡量多吃清淡的食物,可以多吃新鮮的瓜果和蔬菜,避免食用動物內臟、肥肉、辣椒等,容易影響病情恢復??山Y合身體情況適當運動,緩解身體疲勞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