脖子指的是頸部。后頸部兩側疼,可能是受涼、姿勢不當、頸椎病、筋膜炎、肩周炎等導致的。建議及時就醫(yī),在醫(yī)生指導下給予相應的治療措施。具體如下:
1、受涼:可能是不注意保暖,導致頸部受涼,肌肉會發(fā)生痙攣,引起痙攣性疼痛。可采取熱敷的方法緩解痙攣,熱敷時一般是使用毛巾蘸40~45℃的溫水,擰干之后敷在局部,熱敷時間為10~15分鐘。
2、姿勢不當:由于姿勢不當,例如睡覺時頭部過高,導致頸肩部出現急性疼痛,并伴隨著活動受限。可使用熱水袋對局部進行熱敷,能夠促進血液循環(huán)改善癥狀。若疼痛嚴重時,也可由醫(yī)生指導局部使用消炎止痛的藥膏,例如麝香壯骨膏、消炎鎮(zhèn)痛膏、雙氯芬酸二乙胺乳膠劑等藥物治療。
3、頸椎?。河捎陬i椎間盤發(fā)生突出,會對脊髓、神經根、椎動脈等造成壓迫,容易導致頸背僵硬、疼痛、手臂放射性酸痛等癥狀。平時應避免長時間低頭,在工作過程中應適當的活動頸部,例如左右轉動,每次轉到2~3分鐘。并采取按摩治療方法,可用拇指螺紋面對頸后部位進行按揉,每次按揉3分鐘,手法用力適中,以感覺明顯酸脹為度。
4、筋膜炎:由于頸部長期受累、受潮等原因,局部筋膜會形成無菌性炎癥,可能會導致疼痛、肌肉痙攣、皮膚麻木等癥狀。在急性期時疼痛會比較嚴重,可由醫(yī)生指導服用布洛芬緩釋膠囊、雙氯芬酸鈉緩釋片、美洛昔康片等藥物,可起到消炎鎮(zhèn)痛的作用。也可以采取紅外線治療,治療時距離皮膚距離為30~50cm,照射時間不可超過30分鐘。
5、肩周炎:可能是長期活動、姿勢不良等,導致肩關節(jié)部位發(fā)生慢性損傷,主要癥狀表現為肩關節(jié)周圍疼痛,可能會放射至頸部和后背部。在急性發(fā)作期時可以采取冷敷的方法,冷敷時使用毛巾包上冰塊,每次冷敷10~15分鐘,能促進血管收縮,緩解疼痛。并遵醫(yī)囑口服非甾體抗炎藥,例如依托考昔片、塞來昔布膠囊、洛索洛芬鈉片等,可減輕組織炎癥。
此外,也不排除是頸椎骨質增生、骨質疏松等導致的。平時應注意對頸部的護理,避免頸部受寒,如果癥狀較為明顯者,應盡快采取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