坐骨是髖骨的一部分,位于髖骨的后下方。坐骨酸痛,可能是和久坐、腰肌勞損、骨質疏松、梨狀肌綜合征、腰椎間盤突出癥等原因有關。建議患者及時就醫(yī),明確病因后,在醫(yī)生指導下給予相應的治療措施。具體分析如下:
1、久坐:日常如果長期久坐,可能會導致血液循環(huán)不暢,便會感覺到坐骨處酸痛、下肢麻木等。需要避免長期久坐,建議做1~2小時后起來運動5~10分鐘。
2、腰肌勞損:疾病是腰部肌肉及其附著點的積累性損傷,會引起慢性無菌性炎癥,在炎癥的刺激下,患者會感覺到腰髖部隱痛、勞累后加重等??梢宰襻t(yī)囑通過雙氯芬酸二乙胺乳膠劑、氟比洛芬巴布膏、依托考昔片等藥物進行治療。同時患者也需要佩戴護腰,目的是限制腰部的活動。
3、骨質疏松:疾病是一種代謝性骨病,主要是因骨量丟失于降低、骨脆性增加、骨組織微結構破壞等原因導致,如果髖骨出現骨質疏松,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酸脹、疼痛、乏力等??勺襻t(yī)囑通過碳酸鈣片、維生素D片、玻璃酸鈉注射液等藥物治療。日常需要注意勞逸結合,不建議過度勞累。
4、梨狀肌綜合征:梨狀肌是髖關節(jié)外旋肌群中最上的一組肌肉,如果坐骨神經在臀部受到卡壓,便會誘發(fā)梨狀肌綜合征,使患者出現臀部疼痛、下肢放射性疼痛等??勺襻t(yī)囑通過塞來昔布膠囊、美洛昔康片、碳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等藥物治療。同時患者還需要進行超聲波沖擊治療,時間可控制在10~20分鐘,一天可進行1~2次。
5、腰椎間盤突出癥:疾病主要是因腰椎間盤退變,纖維環(huán)部分或全部破裂,髓核突出刺激或壓迫神經根等原因導致,會導致患者出現腰痛、坐骨神經痛、下肢麻木等??勺襻t(yī)囑通過氯唑沙宗片、雙氯芬酸鈉緩釋片、甘露醇注射液等藥物治療。必要時還需要通過手術治療,如脊柱內鏡下椎間盤髓核摘除術,目的是將突出的髓核摘除,解除局部神經壓迫。
患者在接受治療期間,需要保持正確的站姿和坐姿,避免脊柱受力不均勻。同時也要避免高強度勞作,注意勞逸結合。